联系人:朱成爱
电 话:(022)60215658 60215526
手 机:13212121701
邮 箱:zca_319@163.cm
地 址:天津市红旗南路延长线天津理工大学主校区25号楼403室
以下是我总结的成长历程,发给青年教师看的。因为我已年近花甲,希望后生继承前辈创立的工程造价事业:
一、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加上经济学素养使我如虎添翼
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1966~1976,我9岁至19岁),学习不系统,只能靠自己的理解找到新华书店或周边能找得到的任何书来读。1978年高考时,我用的书就是文化大革命前高中生的残破数、理、化教材,而语文则没有教材,完全凭功底。
大学我是读天津大学化工系出身,这是全中国最好的化工系,并且是基本有机化工专业,为我后来树立工程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硕士时是天津大学的技术经济专业,曾全面研读过管理学各流派名著。我把19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名著都收集全了,并且一一精读,比一般硕士研究生读得更多。我在天津大学参与接待过管理学大师中惟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教授。后来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时专门拜访过另一个经理学派大师明兹伯格教授,我也曾在美国加州寻访过德鲁克教授,但未果。这种工程素质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得我更容易理解工程逻辑,而管理学的素养则使我胜任管理学院院长工作,也使我在接触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管理问题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胜人一筹。
读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时正赶上斯蒂格里茨、阿卡洛夫和阿罗等的信息经济学思想大行其道,我从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大腕斯蒂格勒、米尔利斯等不对称信息理论中吸收了“激励相容”思想,用来解释工程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等得心应手。更早些时候,如1994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了搞通改革问题又迷上了科斯的制度经济学,至于香港的白发老人张五常的著作看过好多。后来我的博士杜亚灵教授为了研究信任和不完备合同,总跟我说威廉姆森和哈特,我早知道这几个人,但是他们当时尚未归入主流经济学,加之对人类履约行为的不可预测性使我一直拒他们于我的书桌之外。现在不行了,逼得我这个年近六旬的老人重读摆满一书桌的契约经济学名著。搞通了后,不仅我自己又获得第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骨干严玲教授也获得了以公平激励为题的第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我对经济学确实是情有独钟,又兴趣广泛,我在下乡插队劳作亲历落后的生产力,后又在冶金部23冶机械化施工站车间里操作相对先进生产力工作,对比落后和先进生产力对应的生产队和车间两种生产关系的实践能帮我迅速理解这些理论。那本调和宏微观经济学闻名的萨谬尔森是我们硕士阶段的教科书,因为考试自然学得比较扎实。为了当好天津大学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副系主任又详细看了熊彼德的创新理论。看到贬计划经济为“奴役之路”的哈耶克自然产生兴趣,光他的传记就看了三种(顺便说一句搞定一个大家的理论,看他的传记是捷径)。随后又想搞清楚凯恩斯是怎样搞拉动需求而拯救了资本主义,遂读他的通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基础!
二、 特殊的历练和综合素质支持我不断前行
下乡时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文化大革命的社会现象,上大学时赶上思想解放,看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读了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但是上大学之前看得最多的还是文学名著和鲁迅先生及毛泽东主席的著作。当时,没有别的选择保证了我心无旁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毛泽东和鲁迅的犀利文风深深地影响了我,现在遍观我的研究生和周边年青的教授有谁能写出与我比肩的文笔。不是天赋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像我一样一遍遍研读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别了,司徒雷登》、《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谁无数次认真呤诵过《沁园春.雪》。支持我长期荜路蓝缕,胼手胝足投身于工程造价事业的是一种无产阶级的浪漫情怀,这就是《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倡导的奉献和甘愿牺牲的精神。
其实,我对中国工程造价事业最大的贡献是几乎囊括了教育部在本科教学领域设立的全部奖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共享课。试问:哪个大学的教授能以一个关键词(工程造价)获得如此之多的荣誉!此外高校评价教授还要看学术水平:我连获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获得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六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天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双料博导,我在一个如此之低的学术平台上(天津理工大学连211都不是)做出顶天立地事情谁不暗自钦佩。但是最近我想招个天津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都没人报,再三动员也没人,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遂自吹自擂一番以给自己打气!原来不好意思说是因为谦虚,但现在反正快退出领导岗位,再过几年就不能招研究生了,也不想再低头了。这个学科就要靠各位了!能否继承徐大图教授和无数前辈(如杨思忠、费黎、管麦初、徐一屏、林中文、王绍成、徐惠琴以及四川谢洪学、天津于业伟等)开创的工程造价管理学科,要靠后来人了!
长按图中二维码,点击识别,即可关注!
欢迎大家关注与推广,希望我们共同分享、一起传递,携手走向工程造价咨询的前沿。我们会不断努力!因为有您的加入,我们的内容会更丰富、更精彩!
注:对于本库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IPPCE造价智库”